《哪吒2》登顶!百亿票房背后的"隐藏大佬":太乙真人,你了解多少?
资讯详情
就在刚刚,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
累计票房(含预售及海外票房)
已突破123.20亿
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
是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0的亚洲电影
在这部口碑好评不断的电影中,哪吒是当之无愧的主角。但其他配角也相当出彩:申公豹、敖光、石矶娘娘……每一个角色都"有血有肉",斩获了大批粉丝。而其中,骑着"飞猪",肚皮圆滚的太乙真人是影片中当之无愧的"谐星",制造无数笑料,深受观众喜爱。今天咱就来点干货,深扒一下这位"快乐肥宅"的"神仙背景"!
太乙真人可不是什么"野路子"神仙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"名门之后"!他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,与广成子、赤精子、黄龙真人等并称为"玉虚十二金仙",在仙界地位那是相当高!
太乙真人的洞府名为"乾元山金光洞",听听这名字,就透着股仙气儿!据说这金光洞位于乾元山,洞内金光闪闪,仙气缭绕,是修炼的绝佳之地。太乙真人在这里炼丹药、修法术,期间还不忘收徒,其中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我们的小哪吒啦!传说太乙真人用莲花与鲜藕为哪吒重塑肉身,这一情节在《封神演义》等经典著作中都有详细描述,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。
别看太乙真人平时嘻嘻哈哈,人家可是实打实的"实力派"!他拥有众多法宝,比如赠给其爱徒哪吒的标志性武器"乾坤圈""混天绫""风火轮"等;能召唤九条火龙,威力无穷,还有帮助哪吒打败石矶娘娘的"九龙神火罩";砸过哪吒,也砸过石矶娘娘的"金砖"。还有他平常不离手的,能翻江倒海,呼风唤雨,千变万化的"拂尘"……
实际上,哪吒的名字、出生乃至重生全是太乙真人的手笔。在各类影视作品中,他都以"宠徒"出名,是好师父的典型。太乙真人"宠徒"有实绩可查!在哪吒犯下错误,误杀石矶娘娘座下的碧云童子的时候,太乙真人一味"护短";在哪吒重生变换出三头八臂的法相时,太乙真人又授予其各种法宝!纵观《封神演义》,再没有一个师父能比得上太乙真人这么大方。
《哪吒》系列里的太乙真人滑稽中带着温情,角色生动又立体。但动画作品往往带有夸张的喜剧效果,和传统文化并不相同。史载的太乙真人仙风道骨,周身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质。他慈悲为怀,普度众生,常以智慧与仙法解救世间疾苦。在神话故事的演变中,太乙真人始终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角色,见证着无数传奇,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那么,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"水陆画"中,"太乙"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?
太乙为道教人物,是道教中拯救苦难、超度地狱鬼魂的天神。太乙有二说,一说为天之尊神,即东极青华大帝,主管救渡众生;一说为天神,《天文大象赋》说:"太乙一星,天帝之臣也,主使十六龙,知风雨、水旱、兵革,饥馐疾疫。"道教在举行"超度"道场时,均要悬挂太乙救苦天尊神像,以示接引,救济苦难。
《宝藏重光》
赵庆生 · 明代皇家水陆画
明代皇家水陆画原藏于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,也称宝宁寺明代水陆画,由天顺皇帝特命宫廷画师绘制,是举办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,自明代以来就以国家的身份祈福万民,到清康熙、嘉庆年间仍可见定边安民的题跋,是中国绘画史上极其重要的代表作品,一直以皇家的权威性享誉佛教界。该堂水陆画为国家一级文物,现珍藏于山西省博物馆,因距今近 600 年,绢画原画局部已笔迹漫漶。
曾负责山西省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中国文物修复专家、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大师、画家赵庆生先生历时23年,依照原作品尺寸、质地、技法和风貌完成了全堂136幅水陆画的临摹创作,命名《宝藏重光》赵庆生·明代皇家水陆画,不但延续了文物生命,更传承了文物所在年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态,得到了海内外宗教界、艺术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,现由东盟文化经济交流中心收藏。